以案为鉴 | 卸货期间,切勿冒险进入会“伤人”的砂槽
船上人员在砂槽内发生工伤的事故并不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砂槽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砂槽位于自卸砂船货舱底部,内部安装有砂门开关装置和输送带等卸货设备(如图1、图2所示),虽然砂槽内有足够的空间可供人员活动,但自卸砂船卸货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船上人员若漠视操作安全,冒险进入砂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风险较高。
2023年8月9日约0740时,广州市某船务有限公司所属的自卸砂船A船在新会双水淼鑫码头卸货过程中,普通船员陈某冒险进入砂槽,敲击(临时维修)被卡住的砂门期间,胸部被56至58号砂门开关装置其中一个的气动机构柱塞终端撞击并挤压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图1:A船货舱及舱底砂门
图2:A船位于货舱底部的砂槽
自卸砂船砂门开关装置是位于货舱底部砂槽内控制砂门开启或关闭的设备,目前市场上有手动、气动和液压三种方式,均不是法定的船舶检验内容,目前对砂门开关装置的技术条件和操纵没有相关的检验规范要求。
A船配备的是气动砂门开关装置,是通过高压空气控制与货舱底部砂门连接的气动机构,从而打开或者关闭砂门。在卸货过程中,操纵人员通过操作安装在船舶左舷舱口围上的控制开关(如图3所示),控制气动砂门开关装置打开砂门(如图3所示),以便砂、石等货物通过砂门流到货舱底部的输送带上,从而通过输送带的运转进行卸货作业。该船左舷舱口围板上设有11组气动砂门开关装置控制开关,每组有7-8个控制开关,共计87个控制开关,分别控制货舱底部对应的87个砂门。
气动开关装置在卸砂或石粉时会存在砂门被卡住不能开启后会突然弹出的情况,弹出后气动机构的柱塞终端距离临近的舱壁仅有0.08米,存在撞击甚至挤压伤人的风险。砂门开关装置是自卸砂船卸货工程设备的一部分,虽然砂槽内有足够的空间可供人员活动,但是在卸货工程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人员进入砂槽内发生事故的风险较高,砂门开关装置若出现故障(如砂门被卡住不能正常开启)需要人员进入砂槽维修时,应停止卸货作业,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图3:A船砂门开关装置结构简图
(船舶货舱横剖图,向船尾方向)
经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陈某安全意识淡薄,在未停止卸货作业、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漠视操作安全,冒险进入砂槽,导致胸部被砂门开关装置气动机构柱塞终端撞击挤压受伤后死亡。
船长周某没有认识到船舶卸货操作(包括操作砂门开关装置)的危险性,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未在货舱砂槽处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等;对船员(包括陈某)的日常安全培训教育不足,未针对船舶卸货操作(包括操作砂门开关装置)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提醒。
公司安全管理不足,在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时不到位,没有排查出操作砂门开关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防范整改措施;未制定货物装卸设备(包括气动砂门开关装置)的操作规程;未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文件要求对公司所属船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的再次发生,建议:
气动砂门开关装置是自卸砂船卸货工程设备的一部分,在自卸砂船卸货期间,存在砂门被卡住不能正常开启,后又突然弹出导致气动机构柱塞终端撞击伤人的风险。船舶所有人应改进自卸砂船卸货工艺,可以摒弃较为落后的气动砂门开关装置,选用液压砂门装置或者更为安全的卸货设备。
船公司应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自卸砂船货物装卸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规定在砂槽处所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船舶在卸货期间,船上人员不得进入砂槽;需人员进入砂槽维修作业时,应停止卸货作业;船舶装卸货期间船员之间要做好沟通协调,保障作业安全等,明确操作流程,规范船员的操作行为。
船公司和船长要加强对船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船员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货物装卸设备。船长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强化对船上船员的日常训练和考核,加强对船员操作装卸货设备的检查指导和安全提醒,提高船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船员要充分认识自卸砂船在卸货期间,砂门气动机构柱塞终端存在突然弹出撞击伤人的风险,不得漠视操作安全,冒险进入砂槽。船员要提升安全操作意识,按照操作规程规范卸货作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