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长歌带笑颜——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水清、岸绿、鱼跃、人和……如今,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江苏答卷渐次铺展;一张张“绿色名片”不断“认证”江苏海事新形象。
01
初心之曲——生态优先显担当
检查船舶生活污水绿色综合利用系统。
2022年,泰州沿江通过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共计接收船舶水污染物22.01万艘次,同比增长4.3%,污染物接收艘次位列全省首位。变化何止一城一域,激荡人心的“绿色变奏曲”响彻长江江苏段,那是江苏海事局直面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厚重书写的一份份“绿色答卷”——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江苏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汝明介绍,“目前,沿江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已经形成了‘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的三种方式,即码头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方式、政府出资运营方式、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提供社会公益服务方式。”自2019年9月“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实施以来,长江江苏段已实现所有520个码头、36个锚地、29个临时停泊区和18个水上服务区全覆盖。近两年共接收生活污水54万立方,113万艘次,同比分别增长152%、127%;接收生活垃圾6946吨,141万艘次,实现应交尽交,应收尽收。
02
协作之声——齐抓共管聚合力
执法人员检查生活污水接收装置。
——善布联动监管棋局。牵头起草并推动出台《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这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长江流域首部船舶污染防治的地方性配套法规,也是苏沪皖三地协同立法项目,其中明确海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在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过程中的监管职责,实现全链条监管。
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努力,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初步实现了“以优质的免费服务引导船舶不需违规排污,以完善的联合监管制度促使船舶不能违规排污,以严厉的惩戒机制倒逼船舶不敢违规排污”,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船舶污染综合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03
创新之韵——科技赋能添动力
记者了解到,2021年3月,在张家港海事局的推动下,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在太平洋保险公司为高压岸电设备投保公共责任保险,更成为全省首个船舶岸电保险,填补了船舶岸电使用安全保障的保险空白。
在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江苏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长江全线船舶污染防治领域基本实现“一个系统”(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一种模式”(污染物“船上存储、交岸处置”模式),相关经验报中办、国办、长江办在全国交流推广。
04
奋斗之歌——责任意识入人心
长江汇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
本文图片由江苏海事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