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长歌带笑颜——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2023年8月31日
浏览量:0
收藏

 

 
 
“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在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拥有365公里通航里程的长江江苏段,年进出港船舶超过300万艘次,以长江全线七分之一的通航里程贡献了70%的港口吞吐量。作为守护绿水青山的中流砥柱,近年来,江苏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创新实施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全面打造“港航企业全动员、污染治理全覆盖、接收处置全落实、监管服务全链条”的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成效斐然。

水清、岸绿、鱼跃、人和……如今,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江苏答卷渐次铺展;一张张“绿色名片”不断“认证”江苏海事新形象。

 
 

 

 

01

初心之曲——生态优先显担当

 
“你看,只要看到我们的船来了,船民就远远地朝我们招手,积极配合我们连接管道,主动向我们提交生活垃圾。”8月21日,顾长银驾驶着专用的生活污水接收船穿梭在江面上,随时为有需要的船舶提供服务。顾长银是泰州鑫通水上服务有限公司污水接收船船长,他负责引江河口至南官河口一线的长江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接收工作。“这个活儿并不容易,但眼看长江水越来越清,我也越干越有劲。”说到这儿,顾长银会心地笑了。

检查船舶生活污水绿色综合利用系统。

2022年,泰州沿江通过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共计接收船舶水污染物22.01万艘次,同比增长4.3%,污染物接收艘次位列全省首位。变化何止一城一域,激荡人心的“绿色变奏曲”响彻长江江苏段,那是江苏海事局直面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厚重书写的一份份“绿色答卷”——

2019年,江苏海事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实施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通过免费接收彻底改变了船民千百年来随意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习惯,船舶污染物“船上存储、交岸处置”成为新潮流。
2020年,江苏海事局抓住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改契机,以“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为核心,打造了“港航企业全动员、污染治理全覆盖、接收处置全落实、监管服务全链条”的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
2022年,在“一零两全四免费”基础上,江苏海事局再次结合新形势下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实际和需求,提出“一零两全四免费”新目标,即零排放、全覆盖、全接收。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江苏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汝明介绍,“目前,沿江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已经形成了‘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的三种方式,即码头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方式、政府出资运营方式、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提供社会公益服务方式。”自2019年9月“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实施以来,长江江苏段已实现所有520个码头、36个锚地、29个临时停泊区和18个水上服务区全覆盖。近两年共接收生活污水54万立方,113万艘次,同比分别增长152%、127%;接收生活垃圾6946吨,141万艘次,实现应交尽交,应收尽收。

 

 

02

协作之声——齐抓共管聚合力

 
治污在深入,谋划亦在深入。推进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如何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藩篱,树立一盘棋思想?
近年来,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协同工作全面开展,江苏海事局推进船舶污染防治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执法人员检查生活污水接收装置。

——善布联动监管棋局。牵头起草并推动出台《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这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长江流域首部船舶污染防治的地方性配套法规,也是苏沪皖三地协同立法项目,其中明确海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在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过程中的监管职责,实现全链条监管。

——善借合作机制棋势。联合上海海事局制定发布沪苏两地《危防监管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共同打造绿色航运海事治理示范区,促进实现沪苏两地船舶污染物“应交尽交”和船舶靠港岸电“应用尽用”等共同目标。
——善落信用管理棋子。积极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构建交通海事信用监管先导区,建成运行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船舶污染防治领域信用数据跨部门、跨领域互通互享。
“同饮一江水,共绘同心圆。”朱汝明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坚持区域协同、共同治理,秉承‘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通过协同立法、强化合作等方式加快船舶污染防治区域一体化进程。”
据介绍,为深化“一零两全四免费”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江苏海事局深入开展“124”专办明查暗访,督促港口码头落实到位;聚焦“双碳”要求,织密桥基、艇载、无人机载和手持船舶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治理网络,实现辖区船舶尾气实时监测全覆盖;采取“超额累进”计算方式,施行洗舱站运营奖补办法……
献良策、出实招、展作为,江苏海事局党组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要求,持续在推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上发挥龙头作用。
“咱们的船舶污染物可都有送交时限,必须‘先交污染物再作业’,而且码头如果没有按规定接收,也会被责令停止作业,所以应交尽交、应收尽收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了。适应了之后会发现,其实这样更方便!”8月22日,靠泊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的“浩彦2929”散货船船主笑着告诉记者。

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努力,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初步实现了“以优质的免费服务引导船舶不需违规排污,以完善的联合监管制度促使船舶不能违规排污,以严厉的惩戒机制倒逼船舶不敢违规排污”,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船舶污染综合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03

创新之韵——科技赋能添动力

 
“以往我们都是用柴油发电机供电,不仅噪音大,排放大量废气,还得有专人盯着发电机,怕跳闸。现在使用岸电方便多了,对我们船员来说就是福音。”8月20日,正在南京港新生圩码头连接岸电箱“装”电的“庐铜7”船船主欣喜地对记者说。
“我们已经实现了港区岸电全覆盖,船方只需将接口接入后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用电。今年截至7月底,我们已接各类船舶岸电共计1398艘次,用电总量达48万度,接电时长接近22000小时。”南京港新生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打造绿色港口、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举措,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也是长江江苏段深入推进船舶污染防治工作落实见效的一个缩影。随着港口和船舶岸电设施持续升级,船舶不用柴油发电,烟囱不见了,留下一江碧波荡漾,展露“笑颜”。

记者了解到,2021年3月,在张家港海事局的推动下,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在太平洋保险公司为高压岸电设备投保公共责任保险,更成为全省首个船舶岸电保险,填补了船舶岸电使用安全保障的保险空白。

——创新开发“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并在长江经济带9省2市推广使用,实现了服务全智能、监管全覆盖、信息全共享、数据全可视。
——首创桥基船舶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配合手持式燃油硫含量快速检测设备,长江江苏段“初筛—精筛—确定”的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立体式监控网络基本形成。
……

在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江苏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长江全线船舶污染防治领域基本实现“一个系统”(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一种模式”(污染物“船上存储、交岸处置”模式),相关经验报中办、国办、长江办在全国交流推广。

 

 

04

奋斗之歌——责任意识入人心

 
绵绵春雨润万物,点点绿意吐新枝。在江苏海事局的统一部署下,各分支局凝聚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以脱胎换骨的实际行动和作为,生动诠释海事人身体力行的责任担当——
南京局建立专业化第三方明查暗访队伍。镇江局推动成立“美丽镇江·生态长江守护联盟”。扬州局扎实推进危化品码头和船舶AI智能监控设施安装。泰州局结合积分制管理,实施“熔断机制”。常州局全面建立辖区第三方接收单位检查机制。江阴局研发“染色宝”“流量宝”“岸电宝”等“绿色三宝”。张家港局推出“高位管线滚筒+牵引绳+截止阀”岸基接收设备改造方案。南通局开发应用“智慧124”,促进主体责任落实。常熟局首创船舶尾气排放“陆海空天”四维立体监控网络。太仓局实现智能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
“你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在长江江苏段,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随处可见。“正是因为海事的大力宣传,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知道生活污水不能直排入江。”8月24日,记者在长江太仓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见到了正在“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窗口办理业务的船主王大姐。她指着江面对记者说,“这两年,在长江上开船,经常能看到鱼蹦来蹦去的,江豚也见过好多次。”

长江汇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

 
据了解,江苏海事局推动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成效同样明显,在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船员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水上服务区就是要通过努力,彻底改变过去‘一江春水向东流、垃圾污染到下游’的乱排乱扔现象。”江苏长江汇科技有限公司环保总监王康明告诉记者,“在江苏海事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为过往船舶提供污染物免费接收服务,主动承担起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共行大道向未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这既是共识,也是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身体力行、实干为要、久久为功,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贡献江苏海事力量。”朱汝明话语铿锵。
一江碧水,滚滚东流。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以及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见证着这条绿意盎然的长江船舶污染防治之路,也凝练成这路上最动人的音符。

 

本文图片由江苏海事局提供